子率以正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47节,大明国士,子率以正,百香果小说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让他们给咱们缴纳保证金?”

朱棣的脑门之上浮现出大大的几个问号,人家凭什么要给大明缴纳保证金?

陈堪点头道:“不错,大明周边的各国,每年都要从咱们大明采购回去大宗的物资,咱们便可以要求他们用宝钞结算,但他们又没有宝钞,这个时候怎么办呢?”

“让他们拿金银来换宝钞?”

朱棣总算聪明了一回,都学会抢答了。

陈堪坏坏一笑道:“不错,这样下去,时间一久,各国的金银都会流进大明,那个时候大明还会缺少金银吗?”

“嘶~”

听完陈堪的解释,朱棣忽然像是牙疼一般倒吸一口冷气,脸色忽然开始拧巴起来。

他似乎已经看见大明的宝钞流向世界,换回来无数真金白银的画面。

用一张纸,去换回来无数的金银,这样的事情,简直就是绝户计。

他满脸难以置信的问道:“小子,这样的黑心的主意,你是怎么想出来的?”

陈堪不可置否的摊了摊手:“陛下此言差矣,有大明周边的各国与大明一起分摊风险,总好过我大明的百姓独自承担吧?”

“更何况,咱们也不是要将大明周边国家的金银搜刮干净,他们缴纳的保证金,只要他们有足额的宝钞,依然是能够换回去的。”

“换回去?”

一听见陈堪说各国还能将他们的保证金换回去,朱棣忽然炸毛了:“绝对不行,朕不同意,朕已经给了他们宝钞,他们不能如此贪心!”

很好,朱棣已经成功化身守财奴。

这宝钞都还没有研究出来,朱棣已经将各国的金银视为自己的禁脔了。

就朱棣这种态度,陈堪觉得,想要在大明再现一次货币霸权,似乎也不是没希望的事情。

“这么说陛下是同意咯?”

陈堪目光灼灼的盯着朱棣,只需要他点头,陈堪便打算用他浅薄的金融知识在大明来上一次货币战争。

大明这么大,人口这么多,钱少了怎么行。

朱棣从幻想中清醒过来,他蹙眉道:“朕有三个疑问。”

陈堪今天就是来给朱棣回答问题的,闻言,他拱手道:“陛下,但讲无妨。”

“第一,你怎么保证你制作出来的宝钞不会被伪造?”

“第二:若是有人大批量的兑换金银,钱不够该怎么办?”

“第三:若是你做出来的宝钞也贬值,导致各国向大明发起声讨,该如何应对?”

这三个问题,说白了依旧是老生常谈,陈堪早有腹稿。

他笑道:“宝钞一旦与金银挂钩,被伪造几乎是无法避免的事情,微臣能给出的解决办法,无非是加大市场的监管,以及随时升级宝钞的制作工艺。”

“在臣看来,这个问题几乎算不上问题,相比发行宝钞的带来的好处,这样的代价,臣觉得大明是可以承受的。”

“当然,这第一版宝钞,臣会去想办法尽量做到别人难以仿制的精美程度,就算做不到百分百防伪,至少也要做到短时间内别人不划算仿制。”

“等市面上找到低成本仿制伪钞的办法时,第二代宝钞技术也该浮出水面了。”

听完陈堪的解释,朱棣面露沉思之色。

自古以来,伪造金银的事情都是数不胜数,更别说伪造宝钞了。

就拿现在朝廷发行的宝钞来说,市面上便不乏小作坊伪造。

这样的事情确实没办法避免。

毕竟是利益动人心啊。

想通了其中的关节,朱棣轻轻颔首,算是认同了陈堪的解释。

他看向陈堪:“那么第二个问题呢?”

第二个问题,朱棣怎么也想不到如何解决。

朝廷既然开通了宝钞与金银的兑换的渠道,一旦有人大批量兑换金银,总不可能不兑换给人家吧?

要是兑不出来,那朝廷的信用受损,宝钞依旧会沦为一张废纸。

要是兑换,还是那句话,钱从哪里来?

但在陈堪面前,这叫问题吗?

他没有回答朱棣的疑问,而是问道:“陛下觉得,什么叫做大批量的兑换金银?”

朱棣一愣,随后沉吟道:“若是有人忽然拿着数万乃至数十万的宝钞上门要求兑换金银,你觉得就郑和从倭国带回来那一百万两银子,够坚持几天呢?”

“那此人定是不法之徒,臣建议,严查此人三代,家中财产充公。”

陈堪此言一出,朱棣顿时一头黑线:“胡闹,要是这样做,岂不是视我大明朝的律法如儿戏?”

不得不说,这个提议很诱人,就连朱棣都有那么一瞬间心动了。

但他终究是俯视天下的帝王,这等小人行径,他是绝对不可能同意的。

朱棣忽然变脸,陈堪也不在意。

这说明朱棣是个有节操的人,朱棣要是不变脸,那才是有鬼了。

要是朱棣不问缘由便同意了他这个提议,他便打算银行一开起来他就大捞一笔。

帝王,多少还得有点节操在身上才行。

但陈堪既然说出了这句话,那这句话就一定是可以解决问题的。

陈堪也不再继续卖关子,问道:“陛下觉得,以宝钞现在的价值,什么人手上还会存着数万贯乃至数十万贯的宝钞,商人还是官员?”

果然,陈堪此话一出,朱棣便瞬间通透无比。

他缓缓的点点头:“如此说来,此人果真是不法之徒,就算不是不法之徒,也定然是投机倒把之辈,该杀!”

“陛下明鉴。”

陈堪小小的拍了个马屁,随后笑道:“解决不了问题的时候,解决提出问题的人,也是一种解决问题的办法。”

这个问题,陈堪早就已经想过了无数遍。

到了现在这个时候,不管是官员还是商人,都不会在手上囤积大量的宝钞。

而是在得到宝钞的一瞬间,便将宝钞变成物资。

因为宝钞的贬值是一个自上而下的过程,先是朝廷,其次是官员,然后是商人,最后是百姓。

朝廷使用一贯宝钞,能从市面上买回一贯钱的物资,因为没有人敢不卖给朝廷。

而到了官员手上,宝钞便会大幅度贬值,一贯钱只能买到八百文的物资。

当流落到商人手上的时候,一贯宝钞就只能买到五百文乃至更少的物资了。

而这些物资,无一例外,都是由大明朝淳朴的百姓用勤劳的双手制造出来的。

一贯宝钞从朝廷,官员,商人手上过了三道手之后,到了百姓手上,或许只能买到三百文的物资了。

整个过程,朝廷是不会亏的,官员和百姓也不会亏,那么亏的只能是百姓。

前三者用一张纸,便换走了百姓手中大量的物资。

百姓辛苦忙活一年,到最后很可能因为宝钞贬值一事,导致连吃饭都成问题。

这便是所谓的经济泡沫。

并且,随着朝廷还在不断的增发宝钞,宝钞的价值还会再一贬再贬。

而商人和官员,自然不可能把宝钞留在手中贬值。

所以,百姓反而成为了持有宝钞最大的群体。

但百姓手上的宝钞就算再多,有个几十贯上百贯也就顶天了。

手上有数万乃至数十万的宝钞的百姓,那已经不叫百姓了。

所以陈堪才会告诉朱棣,如果有人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校园小说小说相关阅读More+

在雾中(二战 h)

第叁人称

穿书后,我被反派太子攻略了

乐生

第二次重吻( 甜文1V1)

夏语

本站所有小说均由程序自动从搜索引擎索引

Copyright © 2024 百香果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