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为汉武帝强国富民 第371
豆角开花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如何为汉武帝强国富民 第371,如何为汉武帝强国富民,豆角开花,百香果小说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以为的还要好,未必不是有别的提醒。”
对此,刘启显得更是一愣,不禁反问:“夫人有话不妨直说。”
“陛下只看到大汉的女帝而已?”安夫人面上沉着的问,刘启并不蠢,立刻明白了安夫人的言外之意,与安夫人对视时,刘启道:“许女子出仕为官?”
“陛下英明。”安夫人称赞一声,“陛下的注意力若只放于一人之身,天下人的注意力也只会放于一人之身。那对尚未出生,也没有长成的人而言并不是一桩好事。如何让他们所有人的注意力落到别的人身上,陛下懂的。”
安夫人的话是一语双关,那指的可不是一个人,而是许多的人。
不仅是以后,还有现在,刘启还活着,如今的太子是刘荣。
那么他们所得知的开疆壁土的汉武帝刘彻同样也尚未长成,若是有人出手,别说那一位刘挽女帝将来还会不会出现,怕是刘彻也危矣。
刘启怎么可能会没有任何的防备,不过是不曾道出,不叫人有所了解罢了。
但于此时的刘启而言,他想知道以后大汉会不会能够出现刘挽,安夫人是给不了答案的,一切未知时,未知的事情变幻莫测,不可预估。哪怕上天有所警示,也并不代表一切都会向好的方面发展。
安夫人离开后,在她身后的人也没能忍住的询问:“我们可以得到那样一位公主吗?”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却不常有,你道是为何?治国之策,如何兴于国,诸子百家他们写出来的书,讲出来的道理足够多了。治国者不听不行,谁又能奈何他们?自然,大汉能否大治,不在于能不能得到那样一个公主,而在于有没有那样一个人真正的以百姓为重,所思所想皆为百姓。数千年来,天下难得一见这样的帝王。那样一个时代的人,甚幸也。却不是我们所能奢求的。”安夫人看透本质,一个个想要得到刘挽的人,或许他们有那一点想要天下大治的心不假,可是想想他们所见的刘挽是多少年的经营才换得那样的局面,甚至令天下真正的大治更是在刘挽成为皇帝之后才得以的推行。
汉武帝刘彻,他是一个明君不假,却也同样是一个昏君。
不是所有皇帝都是刘挽,而有幸得见刘挽那样的皇帝,才让她觉得,不枉此生。
安夫人是羡慕的,羡慕于竟然有人真能遇上一个心存百姓,以百姓为重的皇帝。为那样一个人而死,死亦无憾。
倒是汉武帝一朝时,刘彻已然得了卫长公主一女,此时的卫子夫肚子里正怀了一个,对于所见的刘挽,刘彻的心情显得十分的复杂,他既盼肚子里的孩子是那样一个刘挽,能够让他更兴于大汉,又害怕是刘挽,所见的刘挽过于能干,连皇位都抢到了手上。
卫子夫颤着声音的唤一声陛下,刘彻抬眼与之对视,卫子夫道:“或许这孩子没有那么聪明,如此陛下会失望吗?”
被直接的问到这个问题,刘彻一顿,不禁反问卫子夫道:“你希望吗?”
卫子夫低头浅浅一笑道:“不瞒陛下,妾只希望孩子平安康乐,聪不聪明的都是其次。”
大抵卫子夫是怀揣的一个母亲的心思,并不希望这个未出生的孩子承担得太多。
被太多的期待和憎恨所裹胁出生的孩子,卫子夫很害怕这个孩子承受不起的。
刘彻听出卫子夫的言外之意,也明白在如今的情况下,其实卫子夫的想法才是最正确的。刘挽太能干,连刘彻都心存忌惮,遑论旁人。
在这个孩子没有平安生下来之前,无数人纵然有很多的想法也不会道破,但不得不说,未必见得他们可以得到那样一个刘挽对吧?
“罢了罢了。”刘彻本就心情复杂,对于未出生的孩子,他只管等着,看着就是,再心急也断不可能让孩子这就出来,这就长成。
将来,他会知道自己的孩子是不是那个可以捍乾坤动日月的人。
西汉有女帝的平行空间里。
一所知名大学内正侃侃而谈起关于西汉女帝的种种传说。
“西汉之最强,莫过于西汉泰永女帝时,你们都是学历史的想必已经知道,不管是历朝历代,论人口,国土面职,以及粮食储备,甚至是学术发展,泰永女帝一朝综合都能进入前三。如今我们所读的史书里,真正被列入官方编纂始于西汉武帝时,但诸位都不能忽略一个事实,主持修史的人是咱们的泰永女帝。可以说,汉武帝时期的官制改革,科举发展的兴起,甚至是各种工艺的蓬勃发展,泰永女帝都在其中占据极为重要的地位。须知当代修的都是前面的历史。关于泰永女帝的种种事迹都是在泰永女帝去世后由当代的史学家们所查找资料编写的。咱们最如雷贯耳的一位史学家司马迁,那对汉武帝一朝的态度从种种的记载中都可以看出,但在对咱们泰永女帝,那个时候女帝只是长公主,却是赞不绝口。后来修史的每一个人,是每一个,无不对泰永女帝称赞有加,毕竟文治武功这位都已经摆在了那里,作不了假。很多人是不相信西汉时的工艺技术,百姓的生活是有多美好的,今天我给你们看点你们从来没有见过的东西。”
显然某一位头发发白的教授也是泰永女帝的迷弟,道起泰永女帝那是掩藏不住的推崇,在这个时候已然上图,“你们都知道泰永女帝陵中无珠宝,又因她爱民如子,故数千年来,除了盗不动的帝陵外,她的陵墓没有人动过。这上面的图却是出自于泰永女帝陵。”
“不是,说好的不动泰永女帝的陵?”马上有人提出不同的意见,那样一个女帝的陵,千百年来连盗墓贼都不去碰,我们怎么能去。
“你们啊不知道的事情多着呢。据传数千年前,泰永女帝驾崩时曾留有遗言,到了那样一个时间点,让人一定要进入她的墓中。关系国运的大事记载在她的陵中。此事关系重大,刘氏一族数千年传承下来。近代时,某个小国企图对我们实施侵略战争之始,我们之所以能够及时的阻止化解,有赖于泰永女帝的相关记载。而且,刘家的人也说过,泰永女帝曾言,若是想要研究西汉所有的工艺制作,她的陵墓里有,欢迎考古学家们进入参考,泰永女帝哪怕在死后也希望能够在将来还能为这家国天下再做一份贡献。所以,如今我们都在进入泰永女帝陵将女帝陵内的相关工艺全都复杂出来。现如今我们在泰永帝陵里不仅发现了各种的工艺,还有先秦的许多著作,甚至包括先秦及秦汉的所有兵法,其中更有大将军卫青及骠骑将军的相关兵法及行军路线的记载。别忘记了,泰永帝也是极其能打的皇帝之一。从目前的发现来看,泰永帝修建皇陵二十余年,几乎都用来收集各种各样的书籍记录在其中,诸位都不要忘了,论起对各方面书籍的收集,泰永帝也是其中的佼佼者。所以在未来的岁月里,如果能把泰永帝陵中的书籍全都整理出来,那我们华夏又将是巨大的发现。当然,我们是绝对不会损坏泰永女帝陵中的任何东西的。”
无数学生听到这样的话都发出了一阵敬佩的感慨,教授立刻接过话道:“死后两千余年,泰永女帝依然在为我们国家着想,这样一个人能够成为一个好皇帝并不让人意外对吧?”
学生们纷纷的附和,很是认同。
当然也有人问出,听闻泰永女帝陵的机关重重,所以有些不讲道义的盗墓贼进入其中都是有去无回的。
“据传泰永女帝陵得诸子百家守护,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有人进入陵中设下阵法机关,以确保没有任何不长眼的人闯入其中,惊扰女帝。”底下的学生里,一个英俊朝气的青年开了口,声音低沉而性/感,引得无数的女生窃窃私语,夸赞他的容貌和声音。
“霍去病说的是真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