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阳映红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水稻的天堂在那里,沧阳映红文集,沧阳映红,百香果小说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水稻的天堂”在哪里?你知道吗?”这是我在滇西北的乡村里,问和我一样肤色的,同样吃着本地自产的大米,过着平常日子的农民朋友的一句话语。我问了许多人,他们都说不知道,尤其是那些不出乡镇,不出家门的农民朋友,他们在自己的乡村世界里生活了一辈子,认不得外面的天,有多大的一片天的人,他们没有专门订阅给他们的报刊杂志,就算有谁出钱订阅给他们,他们也是不识字的居多,他们好些人也看不懂这堂堂正正、大大小小的方块字,到底在说些什么,说些什么国家政策,说些什么天下大事,他们也晓不得这个世界变化得乍个这家快,让他们宁静但又显得十分贫穷的乡村生活充满困惑,更何况有的报刊杂志,它的语言和它所发生的那些事件,跟他们的乡村生活没有什么多大的联系,有的时候根本就与他们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格格不入,甚至可以说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事,他们也不想去懂,他们也不想去进行什么深入研究,得出什么科学结论,所以我问的这句话,倒往往把乡村里的一些农民朋友给问着了,于是他们又反过来,问我这个提出如此严肃问题的人来。他们中间的很多人还是把我当作知心朋友来看待的,在这个问题上,他们也想听听我这个平日里喜欢读书看报的农民朋友的真实想法和宝贵意见。
他们就跟我说:“我们也不知道了,我们也认不得呢?你说“水稻的天堂”在哪里?我们也想听听这个“水稻的天堂”究竟在哪里,在什么一个地方,我们可是从来都晓不得有这样一个“水稻的天堂”了,自古以来水稻不是生长在水田里的,生在烂泥田头的,乍个会从哪里,从哪个地方平白无据地又生出一个水稻的天堂来,这个也真果是怪事喽。你说你给认得,如果你认得,你来讲给我们大家听听吗!”
常常我听到这个话,我也就笑了,因为我知道其实在这个世界上,哪里去找什么一个“水稻的天堂”在这个世上,天堂与地狱在哪里,在人世间的哪个地方,为什么从来就只有听到它们的名字,却从来没有人看到他们的存在,却没有人能够活着进去,活着又回来,天堂与地狱都是人在结束了这一世在红尘宿命里漂泊之后,去的最后一个地方,通常都是死人与活人心生欢喜和恐惧的地方,哪个能够说出水稻的天堂在哪里的人,那他的心里必然充满着对大地的感恩,对生活的哲思,以及对我们农民的乡村世界那最难能可贵的满腔热情,其实在我认得这个“水稻的天堂”在哪里之前,在知道“水稻的天堂”这个富有诗意的话语从谁的口中脱口而出之前,我也和绝大多数的农民朋友一样,我也不知道说这句话的人是谁,我也不知道这个“水稻的天堂”到底指哪里,要知道天堂这东西,也太虚幻了,让人在这人世间找不着南,也找不着北,虽然我知道天堂跟我们这些农民的精神生活与物质生活有关,甚至和我们在这个尘世间的世俗生活,有着紧密相关,永远也不可能分离的精神指向有关,可是我就有些不明白的是,为什么这样的一个感人肺腑,牵动人心却又充满虚无飘缈的色彩的话语会跟水稻联系在一起,而且为什么还要在天堂的前面加上一个“水稻的”而不是其它物种的,为什么不是其它同样养活于人的包谷、蚕豆、高梁、麦子、五谷杂粮的,偏偏是“水稻的天堂”呢?
我也情不自禁地要问把“水稻的天堂”告诉我的那个朋友,让他告诉我这个“水稻的天堂”是从哪里来的,是哪一个好事的家伙发明出来的话语,给是他这个家伙从他的内心里面发明出来的东西,我认得他的搞搞场。他这个家伙,就是爱从他的那个小脑袋里,钻出一些莫名其妙的东西来,说给人听,说是他的熬了多少个日日夜夜,熬了多少个春秋,才搞出来的诗一样的玩意。我倒是很相信他的,我相信这个家伙晓得哪个神经又搭铁了,触电了,一下子灵感又闪烁诗意的火花了,爆发出来一个“水稻的天堂”了,好家伙说都不说一下,他就给弄出来了。
朋友听了,也比我现在问我们滇西北乡村里的那些农民朋友还要狡猾,他那个狗日的家伙,那天他讲话的那一张面孔,到现在我都记得,神秘兮兮的,装腔作势的,还跟我在那点上,二不啷当的上堂子,他也不给我老老实实地解释清楚,他就喊我去问一个人,一个我们大家都认得但又不可能天天见面的人,他说只有这个人才能把这个“水稻的天堂”说得清楚,说得明明白白,说得普天下的老百姓都心服口服。
这个人是哪个呢?我这个朋友他也是太装佯识趣的了,有啥子话不可以当着我的面把话说清楚了,还要在我的面前遮遮掩掩的,搞什么名堂,这家伙不好玩的个,要紧三关,他卖什么关子呢?于是,我就紧抓住他说给我,要问哪个人才认得“水稻的天堂”的那一句话不放,语气坚定不移地要他把这个人给供出来。
我的这个朋友呢,他还是架不住我连吹带捧,胡萝卜加大棒子式的“严刑拷打”终于老老实实地从实招来,他说“水稻的天堂”不是他一个人说的,是我也认得的一个大科学家说的,他是专门研究农业的,他到过我们丽江,来过永胜,他是哪个?
他就是袁隆平,那个搞水稻种植研究了一辈子的农业科学家,他说的话,他在哪里说的,你给认得,他不在别处,他就在我们云南说的,当时他来参加一个会议说的,说是今年2008年9月19日上午“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登上云南科学大讲坛。袁隆平在这个会上说,云南有两个天堂,一个是香格里拉,一个是种植“水稻的天堂”——永胜涛源。1999年试验田亩产1139公斤,最高时产量达到了1290斤,他说是“不得了啊!”一个劲地翘起大姆指的夸了!
这个家伙的话可靠不可靠?袁隆平我倒是久仰大名的喽,但他什么时候来云南说过的话,我可是要看看报纸上上网查看一下的,反正电视里头我又没有看着过,这家伙的话当真不当真还得查一查,当时我就是这么子想的,既然他说是他讲了老实话,这一回子就放他一马了,我可不想和他多乱精神了,查看这“水稻的天堂”才要紧。
没的多久我找到云南日报的报纸,也上了云南信息港、云南网、云南日报网等网络媒体,从百度搜索的引擎里输入了“水稻的天堂”与袁隆平的名字,那跟“水稻的天堂”与袁隆平相关的新闻事件的那些网页,一个接一个地跳了出来,让人目不暇接,我这朋友他倒没有骗我的,他还是真心实意的对我的,他说的“水稻的天堂”还是可信的,袁隆平事实上也是在我们云南说了这句话,有那么多的人可以作证,多少报纸、电视台的新闻记者、多少专家学者也不是吃素的了,个个都有一双雪亮的眼睛都在望着讲台上,正在给大家讲课的袁隆平,他的一举一动都是牵动着世界人民的心的了,他讲的,读过很多书,做过很多事,走过很多路,就是没上过大学,现在依然在人生的道路上想念浪迹江湖,四海为家的日子,因为这是我解读天地之书的开始。
在这个浮华的时代热爱文学的我,从来没有一架天梯可以让我攀缘而上,直达人生文学的殿堂,所以我只能仰望我的天空,我的大地,幸好书本一直是我的充实生命的精神粮食,在这里我应该感谢,我所读过的那些文学书籍,是它们芬芳了我一个又一个孤独而又漫长的夜晚,是心灵的诗歌,使我飘泊异乡的那些寒冷无助的日子,倍感温暖慰藉。
写作于我是一种与生俱来的宿命,那些年少的风花雪月,那些随风飘逝的往事,那些隐藏在旧梦里的悲欢离合,也许可以遗忘,但是在那些小小的方格里,浅浅的文字中,是我在现实中无法触及的梦,我在字里行间叙述着生活的酸甜苦辣,也让自己的生命旅途在一行行的文字里陶醉,成熟,丰厚起来。虽然我的一生没有经历大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